水承擔著人體重要的生理功能,當我們喝水太少時,人體體內儲備的水就會先去滿足最重要器官對水的需要。同時,人體會發出警告信號!如果長期缺水,就可能導致人體機能紊亂,疾病的症狀也就出現了。
口渴是身體最明顯的缺水信號,感覺渴了,已經缺水。尿少、尿色黃是另一個自身判斷缺水的信號,隨著身體缺水量的增加,尿少程度和尿液黃色也逐漸加深。而身體失水量達到體重的10%時,人就會感到煩躁、全身無力、體溫升高、血壓下降、皮膚失去彈性。當失水超過體重的20%,會引起死亡。
補水如此重要,?事實上,對於某些疾病患者來說喝水過多對身體也會產生危害。如腎髒病、肝病、充血性心力衰竭等,都不能水攝入過多,可引起體內水過多或水中毒等,應遵照醫囑攝入適量的水。
不同人群應按照具體的情況科學補水
人體對水的需要量受年齡、身體活動、環境溫度等多因素影響,故其變化很大。一般情況下,建議在溫和氣候條件下生活的輕體力活動的成年人每日飲水1500毫升-1700毫升(女性1500毫升,男性1700毫升),約7杯-8杯。
在高溫環境下勞動或運動的人,出汗量較大。根據個人的體力負荷和熱應激狀態,他們每日的水需要量應適當增加,必要情況下,應適當補充淡鹽水(濃度為0.9%)。
在一般環境溫度下,運動員、農民、軍人、礦工、建築工人、消防隊員等身體活動水平較高的人群,在日常工作中有大量的體力活動,都會經出汗而增加水的丟失,要注意額外補充水分,同時需要考慮補充淡鹽水(濃度為0.9%)。
重症中暑,不能馬上喝水
專家特別強調,不是對所有中暑者都需要立即補水。北京急救中心醫師趙堅說,對於有熱射病症狀表現的中暑者,暫時不要給病人喝水。
那高溫中暑有哪些類型,能采取什么緊急處理措施呢?中暑可分為輕症和重症中暑。輕症中暑表現為頭暈、頭疼、面色潮紅、口渴、大量出汗、全身乏力、心悸、脈搏快速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動作不協調等。重症中暑包括熱痙攣、熱衰竭和熱射病。
熱痙攣主要表現為肌肉疼痛或抽搐。針對熱痙攣,應讓病人靜坐在涼爽的地方休息;飲用果汁或運動飲料;如果病人有心髒病史或1小時後熱痙攣的狀況還沒有消退,要趕緊就醫。